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 正文

是什么让中国失去定价权沦为铁矿石“苦力”-世界聚焦

来源: 中钢网      时间:2023-02-23 18:06:31

三十多年来,中国钢铁行业苦四大矿山久矣!苦铁矿石国际定价权久矣!三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的现象,铁矿石的国际定价权争夺战可谓是跌宕起伏。中国钢铁行业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历了全行业巨亏,经历了大规模裁员,经历了痛苦的供给侧改革,出海收购多次受阻,受尽海外矿业巨头的窝囊气,但仍在不屈不挠地为争夺铁矿石的国际话语权而努力着。


【资料图】

自上周二以来,铁矿价格从836元/吨一路上涨逼近900元/吨,期间累计涨幅高达6.54%,刷新逾9个月以来的新高。截至2月21日下午收盘,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报收919元/吨,上涨3.43%,创下近九个月来价格新高,较去年10月底上涨超五成。西南期货数据显示,目前进口矿报价已逼近13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894元/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较今年初上涨约一成。

消息面上,高盛发表报告表示,随着现货市场将陷入“严重”短缺,预计铁矿石价格将升至每吨150美元,交易员应为2023年第二季度铁矿石价格飙升20%做好准备。该行指出,3月至4月中国钢铁产量的季节性增长预计将与短期供应紧张同时出现,这将使市场在第二季度出现3500万吨的缺口。

近期铁矿石的大幅上涨,引起监管层等各方关注。2月17日晚间,大商所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公告:“近期,影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铁矿石等品种价格波动较大。请各市场主体理性合规参与,防控风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大商所将持续强化日常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节前宏观管理部门就加强铁矿石市场监管等多次表态。1月,发改委发文称,近期铁矿石大涨,存在明显炒作成分,将研究加强铁矿石价格监管工作,坚决打击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矿价上涨主要出于终端需求改善的乐观预期。目前宏观政策偏暖,房地产利好政策释放,经济增长复苏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逻辑之一。随着未来需求改善并带动钢厂进一步复产,铁矿石具有补库需求,进而支持矿价上涨。

铁矿石粗颗粒

长协定价:日本与三大矿山一起挖坑

说起铁矿石的定价权,是中国所有钢铁企业心中的一个永远的痛。“由于铁矿石供应高度集中,而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原料定价话语权缺失,使得铁矿石供应谈判处处受制于人,造成铁矿石价格波动剧烈。”曾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推出的《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对策专题研究》视频讲座中,该院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松波一语道破。

自1985年9月宝钢一号高炉投产以来,由于使用了来自巴西的矿砂,中国就不由自主地卷入了铁矿石国际定价权的漩涡之中。由于没有国际定价权,即使到了今天,中国钢铁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已经成长为国际上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仍受制于国际上的三大矿山,每年都要多拿出千亿级别人民币的冤枉钱来买铁矿石。

宝钢一号高炉点火仪式

很多人认为,铁矿石仅仅是一种黑得发亮的石头。其实不尽然,自从宝钢一号高炉点火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与西方矿业巨头之间对国际铁矿石定价权的争夺就从未停止过。中国进口的每一颗铁矿石都浸透着四大矿山的算计与阴谋,每一粒都记载着中国钢铁行业崛起之路上经历的那些坎坷与磨难,诉说着中国钢铁人走过的这三十多年峥嵘岁月。

二战后,全球铁矿石的主要供应商由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三家矿业巨头把持着,合称为三大矿山。三大矿山的背后金主都是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资本大鳄。

20世纪60年代之前,由于全球钢铁产量所限,国际铁矿石市场基本上处于买方市场,国际铁矿石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

随着日本钢铁行业的崛起,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日本与铁矿石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达成协议,由澳大利亚为日本提供铁矿石。由于铁矿石开采项目建设与运营周期相当长,需要资金非常密集,日澳双方以长期协议的方式确定双方的铁矿石供需合同。这就是所谓的铁矿石长期协议定价机制。

最初,长协期限为15-20年,前7年价格不变。后来,随着中国钢企的加入,逐渐变更为矿山与钢企每年谈判一次。长协定价机制下形成的价格被称为国际市场公开价或年度基准价,是三大矿山与全球钢企经过激烈谈判确定的下一矿石年度铁矿石交易价格。

作为当时国际上最大的铁矿石买家,经过精心布局,日本钢铁企业不仅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低价铁矿石,而且通过对国际三大矿山相当程度的入股与合作,掌握了铁矿石的国际定价权。

长协定价机制有四大基础原则。这四条基础原则里面有一条非常奇葩的规则,日本和三大矿山就利用这条奇葩规则不断给中国钢铁企业挖坑,逼迫中国钢企被动接受高价铁矿石。

铁矿石堆放场

什么奇葩原则呢?就是首发-跟风原则。在谈判中,三大矿山与国际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组成很多谈判队。无论有多少谈判对,只要有一对谈判成功,商议出了最终出价,首发价格就产生了。也就是说,第一场达成一致价格的谈判形成的价格即为首发价格。而其他谈判队,无论价格是否更为合理,都只能跟风或者接受首发价格作为下一矿石年度的基准价格。

长协国际定价机制波澜不惊地运转了十多年之久。直到2003年,这张谈判桌旁出现了中国钢企的身影,长协定价机制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1991年首次长协谈判到中国加入之前的2003年,国际铁矿石价格涨跌有序,总体上涨幅是负16%,也就是下降了16%。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那一年,宝钢作为中国钢企的代表出现在世界铁矿石价格谈判桌上。

2005年2月22日,日本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宣布率先达成谈判协议,首发价格形成,将次年铁矿石价格涨幅定为71.5%,中国钢企被迫接受这一飙升的铁矿石价格。2008年2月18日,同样还是新日铁又与巴西淡水河谷率先达成了涨价65%的首发价格协议,中国钢企再次被逼接受了巨大的价格升幅。

土崩瓦解:长协定价机制退出历史舞台

自2003年中国钢企首次加入长协机制谈判以来,直到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国际铁矿石的价格累计上涨337.5%。与此同时,这5年间,中国的钢产量从2.72亿吨激增到5.12亿吨。据测算,仅仅中国加入长协谈判以来的前五年,中国为进口铁矿石多花了7000亿人民币。

可笑的是,2003年到2008年这五年时间里,除了2007年,在那张铁矿石国际定价的谈判桌上,中国钢企只有观摩的份,却没有谈判的权利。那些日子里,中国钢企不仅被动接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精神上也受到极大的羞辱!

作为铁矿石进口方,日本为什么也接受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大幅飙升呢?因为日本通过多年的运作,在国际三大矿山里已有相当持股,早已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因此,多年来国际铁矿石市场波澜不兴、涨跌有序。铁矿石价格的走高,带来三大矿山业绩的大爆发,这爆发的矿山业绩,很大一部分以股利的形式又回流到了日本。只有中国人吃了亏,日本和三大矿山都占了大便宜,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日本新日铁钢铁的背后是日本三井财团,这两家公司早就通过相互持股,成为关系密切的利益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井物业就积极地参与投资开发铁矿石,以期为日本钢铁行业稳定地供应铁矿石。2003年,三井物业收购了巴西淡水河谷母公司valepar公司15%的股份,并派遣高层进入淡水河谷的行政委员会,最终成为该公司事实上的经营决策者。三井物产不仅对淡水河谷给予金融支持,双方还建立了情报互换机制。

三井财团国际布局的研究专著

三井物产早在1965年就对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开始投资。三井物产与新日铁、住友金属工业公司、伊藤忠商事等多家日本企业共同投资了多个铁矿山,分别与力拓和必和必拓合营。随后多年,三井物业持续扩大了与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之间共同合作的铁矿石事业。到2005年,三井物产拥有权益比例的铁矿石控股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权益超过4000万吨。

除三井物产外,日本另外两家财团住友财团和三菱财团,也和力拓、必和必拓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所有这些,就是日本钢企愿意联手三大矿山不断给中国钢企挖坑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讲,日本钢企、财团与三大矿山集团也就是西方金融资本之间已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那后来长协定价机制为什么执行不下去了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大矿山的吃相实在太难看了,给中国钢企挖的这个坑实在太大,把中国人惹毛了。后来还闹出了力拓间谍案这样的丑闻,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众多中国钢企不惜撕毁协议与三大矿山翻脸,这让三大矿山差点跪了。他们发现,如果中国人掀了桌子,这游戏玩不下去了。

2010年7月,中钢协与澳洲力拓公司就铁矿石出口价格进行谈判期间,国家国安部门在上海逮捕了一名持有澳大利亚护照的中国人,他叫胡士泰,是力拓集团安插在上海的经纪间谍。随后警方在搜查力拓上海办事处的时候,在电脑中发现了宝钢、首钢等中国十余家钢铁企业的详细谈判数据。胡士泰被控用间谍手段获取中国钢铁协会的秘密谈判资料,对中国钢企进行间谍渗透,力拓间谍案爆发。胡士泰被捕的同时,莱钢和首钢也各有一名负责铁矿石进口业务的人员被捕。这桩间谍案影响之大,直至两国政府领导人出面才把事态平息下去。胡士泰最终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而其助手则各自判刑在7至10年不等。

胡士泰,力拓间谍案主角

可能是自己感觉脸面上实在过不去,2010年之后,长协定价机制这个三大矿山自编自导自演的国际铁矿石“涨价组织”便土崩瓦解了。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换汤不换药:普氏指数沦落收割工具

长协定价机制瓦解了,但是铁矿石的生意还是得做。定价机制如何搞,还是需要有个章程。于是,指数化的定价机制逐渐成为市场普遍接受的基准。

国际主流铁矿石指数定价来源主要有三个,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环球钢讯的TSI指数和英国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普氏铁矿石指数是使用最多的国际铁矿石定价指数。

2010年中国的钢产量已经远超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实在无法把中国排除在外。因此,各大铁矿石定价指数编制机构都知趣地把中国主要港口的铁矿石价格作为编制依据。普氏铁矿石指数采集的价格就是中国主要港口的铁矿石CFR(成本+运费)现货价格。但里面同样还是有猫腻!

铁矿石矿山

为了利于其垄断指数编制,普氏能源资讯公司数据样本大多采用参与现货交易的小型钢企和贸易商,而对国内大型矿山和钢厂的数据则不予采用。最关键的,指数编制的模型与方式都不透明,这就为垄断指数编制提供了各种便利和条件。普氏指数最终还是沦落为三大矿山收割中国钢企的工具。

表面上看来,指数定价机制公平合理。但背后的操控权,仍然掌握在三大矿山和国际金融资本手里。这一点,只要看一看普氏指数编制公司、三大矿山及国际资本巨头之间的持股关系就可以明了。

普氏指数的编制机构普氏能源资讯,其母公司麦格劳-希尔的大股东之一,资本世界投资者公司,持有花旗银行的股份。而三大矿山中,力拓和必和必拓股东排名前几位均为汇丰、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国际大型金融资本机构。巴西淡水河谷由巴西国有资本Valepar公司控制,其前10大股东中,有3名股东持有麦格劳-希尔的股份。

新加坡交易所基于普氏指数推出的铁矿石掉期交易也是铁矿石国际定价机制的重要指数。新加坡铁矿石掉期交易的经纪商,也大多是瑞银、摩根大通、花旗、汇丰这些机构。同时,这些机构也是三大矿山和普氏指数背后的资本方。

铁矿石堆放场

这些事实都表明,虽然长协定价落幕了,国际铁矿石定价采用了指数化方式,但是全球铁矿石市场定价的话语权仍然牢牢掌握在三大矿山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手中。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按理来说,是国际三大矿山最大的金主爸爸,但是对于铁矿石的价格,中国似乎总是说不上话,而三大矿山以及背后的势力,则总有各种办法,逼着中国高价买矿。这些势力甚至通过操作国际铁矿石价格,公然窃取了中国钢铁行业付出巨大代价完成的供给侧改革成果。

国际三大矿山就这样利用国际铁矿石定价权,利用普氏指数,把中国钢铁行业付出惨重代价获得的公开侧改革成果毫不留情地鲸吞在了自己的肚子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成本,但中国钢铁企业孜孜以求的国际铁矿石定价权却似乎总是隔着一层轻纱,似得却不可得!

对于中国来说,在世界大宗商品产业中建立自己的话语权,已成当务之急。单从储量来看,我国铁矿资源非常丰富,排名世界第四,不过考虑到成本、性能、环保等问题,短期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的格局暂时不会改变。

标签: 澳大利亚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