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 正文

“五一”期间食品安全注意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天天报资讯

来源: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时间:2023-04-29 14:21:57

“五一”劳动节假期即将到来,气温回暖,出行、游玩等户外活动和集体聚餐增多,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时期。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公众,要关注食品安全,注意合理膳食,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健康过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预防致病菌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

随着气温的增高,食物易腐烂变质,其中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如果食品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在合适的pH值和营养条件下,致病菌会大量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被污染的食物未经烧熟煮透,也可受到带菌容器工具或带菌者污染,食用后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预防菜豆中毒

菜豆也叫四季豆,含有皂甙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若未充分烧熟煮透,毒素没有被完全破坏,食用后可导致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单位食堂。

预防菜豆中毒,要把菜豆煮熟焖透,水焯至失去原有的绿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菜豆时,应勤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煸炒后应加适量水焖至熟透后食用;购买时要挑选嫩菜豆。

预防有毒蘑菇中毒

我国的野生蘑菇有数千种,虽然毒蘑菇占比较少,但有些与可食用蘑菇没有明显区别,常因误食而中毒。预防毒蘑菇中毒,要做到不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同时尽快送到医院治疗;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预防有毒野菜、野果中毒

春季野菜生长旺盛,因误采误食野菜、野果引起中毒的事件也日渐增多。中毒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有毒植物与野菜、野果的外观相似,误采误食后引起中毒;二是有些野菜、野果含有微量天然毒素,如果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

野菜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农家乐等场所,野果中毒多因儿童和野外作业者误采误食引起,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因此,不要随意在公园、路边或野外采摘不熟悉、不认识的野菜、野果食用。

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家庭烹饪时,养成良好的卫生操作习惯。处理食物前后要勤洗手,食物加工前要认真清洗,烹调完毕后及时清洗和消毒。制作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工和盛放生肉、水产品和蔬菜的器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做好的食品尽快食用,常温下放置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冻存放。

采购食材要到资质合格的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要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外出就餐或网上订餐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照摊贩处就(订)餐。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杜绝浪费。

(视频由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提供)

记者:霍营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